五月望夜泛西湖归山庄作

轻云如帷月如烛,满载江兰泛湖曲。
吴娃向月吹短箫,月色箫声并如玉。
玉箫声中兰气香,月照兰舟如洞房。
清歌一曲夜山晓,十里山塘抵许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月望夜泛西湖归山庄作》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绘了轻云如帷、月色如烛的夜晚,满载江兰泛湖曲的情景,以及吴娃向月吹短箫、月照兰舟似洞房的画面。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尚湖,又号牧斋,被后人尊称为牧翁或蒙叟等,常熟人。他是一位多才的文学家,曾官至礼部侍郎等职,并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1. 诗歌内容分析
  • 描写环境:诗中开篇以“轻云如帷月如烛”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空景象;接着“满载江兰泛湖曲”则形象地展示了诗人乘船泛行于湖畔,伴随着满船的兰花香气。
  • 人物活动:诗中通过“吴娃向月吹短箫”和“月色箫声并如玉”两句,生动刻画了一位女子在月下吹奏短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幽静的氛围。
  • 情感表达:诗中的情感表达十分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也有对人间温情的感受,通过对月夜泛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1. 诗歌鉴赏
  • 语言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艺术手法: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如将“轻云”比作“帷”,将“月”比作“烛”,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五月望夜泛西湖归山庄作》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幅展现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艺术画卷。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