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太仆墓道歌

华州城南七尺坟,渭水萦纡绕墓门。
劈华巨灵难渫恨,并阙仙掌与招魂。
冢中碧血为乳潼,扶养松楸作梁栋。
秦地争看下马陵,雒阳尚说思乡梦。
庐山起冢并崔巍,雍门鼓琴何足哀。
冢侧正须何点住,植花浇酒为君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姬太仆墓道歌》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钱谦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英雄人物的缅怀。

《姬太仆墓道歌》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以及艺术特色,具体如下:

  1. 创作背景
  • 《姬太仆墓道歌》的创作背景是钱谦益在南明弘光时,出为礼部尚书,后降清,担任了礼部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明史副总裁等职务。这段经历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了许多关于明朝的历史资料,包括有关姬太仆的故事,这些故事激发了他对历史的兴趣和感慨。
  1. 主题思想
  • 《姬太仆墓道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历史的反思。通过对姬太仆的描述,钱谦益不仅表达了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也反映了他对于历史的深思。诗中通过对墓地环境的描绘,引出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1. 艺术特色
  • 《姬太仆墓道歌》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诗歌采用了五言古诗的形式,简洁而不失深意,使得读者能够通过简短的句子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和思考深度。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元素,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
  • 此外,钱谦益作为一位文坛巨擘,其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无论是在题材的选取、情感的传达还是语言的运用上,都显示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时代感悟力。

《姬太仆墓道歌》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篇饱含深情的史诗。它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缅怀,更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度反思。通过这首作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钱谦益的思想情感及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