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潞安孙道人诗

道人昔踏天都峰,倒吸黄海餐芙蓉。
道人今居太行脊,手扪天井煮白石。
今年访我南冠囚,霜风裂面雪罨头。
坠马折腰卧旅店,十日不食寒无裘。
古来神仙多奇鸷,英雄回首人间事。
放骡老将青城客,椎龙少年仓海使。
君今已作愚谷叟,肝胆轮囷尚如斗。
蹇驴摺纸着巾箱,铁弹如风藏脑后。
君不见新城司马气食虎,八十边庭抚骄虏。
又不见沁水尚书磊落人,顾盻霜棱起眉宇。
昔年执手禁城闉,阁道周庐旦复晨。
沁水每忧当路犬,新城欲购解飞人。
我从二公问孙老,拟学还丹事幽讨。
二公笑我太早计,掷却金莲想火枣。
十载推移陵谷中,可怜猿鹤与沙虫。
宣云属虏填辽水,泽潞知交酹朔风。
我得幽囚岂非幸,尚有残生坐眢井。
耳豁依然箭著瘢,头童恰似颈生瘿。
羊羔酒熟岁云暮,我心不留君且驻。
君如朔雁我越鸟,相将会逐南枝去。
虞山亦是一仙山,丹井银筒紫翠间。
结宇平临两湖水,朝飞丹鸽莫呼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潞安孙道人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友谊,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江苏常熟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曾在明清易代之际历经坎坷,晚年又因政治变故而流落江湖,但依然坚持文学创作,成就颇丰。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道人昔踏天都峰,倒吸黄海餐芙蓉。  
道人今居太行脊,手扪天井煮白石。  
今年访我南冠囚,霜风裂面雪罨头。  
坠马折腰卧旅店,  
  • 道人昔踏天都峰:描绘的是潞安孙道人过去攀登天都峰的场景。”天都峰”位于黄山,为安徽境内著名的山峰。这里的描写不仅展示了潞安孙道人的豪迈气概,也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怀念。
  • 倒吸黄海餐芙蓉:形容潞安孙道人过去在山中修炼时的景象。“倒吸黄海”形容其修行的高深境界,”餐芙蓉”则暗喻其生活简朴,追求自然无为的生活方式。
  • 道人今居太行脊:描述现在的潞安孙道人居住在太行山脉的脊背,这里可能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适合隐居修炼。
  • 手扪天井煮白石:描绘了潞安孙道人现在的生活方式。“手扪天井”,可能指的是他以手触摸天空或井口,象征着他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天地的敬畏。“煮白石”可能指他利用天然的泉水进行日常烹饪,强调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今年访我南冠囚:表达了潞安孙道人来访时的感慨和遭遇。“南冠囚”是指囚犯的头巾向南,通常表示被俘或囚禁的状态,这里可能暗含了潞安孙道人的政治遭遇或其他不幸。
  • 霜风裂面雪罨头:描述了潞安孙道人来访时的情景,他的脸上被寒风吹得开裂,头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这既表现了他的困境,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 坠马折腰卧旅店:讲述潞安孙道人此次来访因为意外受伤,不能骑马,只能在旅店中休养。这里的“坠马”和“折腰”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旅行中的不幸遭遇。
  • 美酒盈船共拍浮:描绘了潞安孙道人和客人在旅店中享受美酒的情景。通过“美酒盈船”和“共拍浮”两个动作,传达了他们之间的友情和欢愉氛围。
  1. 诗歌的主题与表达方式
  • 友情与怀念:整首诗贯穿着深厚的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的“约友人程孟阳访余于虞山而不果”显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期待和遗憾。
  • 隐逸与归隐:通过对潞安孙道人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中的“手扪天井煮白石”和“今日访我南冠囚”等诗句,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 政治挫折与个人命运:诗中还隐含了潞安孙道人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遇,如“坠马折腰卧旅店”,反映了他在社会动荡中的生活状态。

《赠潞安孙道人诗》不仅记录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情感交流,还深刻揭示了个人命运与社会政治环境的关系。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