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怀古四首 其二 晏城

采地遗者谁,相国齐晏子。
千驷不匡君,二桃能杀士。
激彼梁丘生,浮白为之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河怀古四首·其二》是清代诗人钱谦益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背景
  •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浙江嘉兴人。明代末年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书画家,与柳如是并称“钱柳”。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动荡时期,因此其诗文中常透露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的怀念。
  1. 诗歌原文
    采地遗者谁,相国齐晏子。千驷不匡君,二桃能杀士。激彼梁丘生,浮白为之起。

  2. 诗意解析

  • 采地遗者谁:这里的“采地”指的是晏婴曾经任职的地方,即齐桓公的封地,而“遗者”则指被后人记住的人。晏婴作为齐国的宰相,他的事迹被后世传颂。
  • 千驷不匡君:意指即使拥有大量的财富如千驷车也无法挽回君主的错误。晏婴虽然富有,但他没有利用自己的地位来谋求个人的私利,而是忠诚于国家和君主。
  • 二桃能杀士:描述了两个桃子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反映了晏婴的智慧和谋略,他巧妙地运用了小恩小惠来安抚人心,避免了可能的内乱。
  • 激彼梁丘生:梁丘生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贤臣,晏婴用酒席上的对话激励梁丘生为国效力。
  • 浮白为之起:在酒宴上饮酒作乐的场景,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表达对梁丘生的敬意和感谢。

《齐河怀古四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赞美晏婴智慧和品德的诗歌,也是对历史人物和文化传承的一种尊重与纪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到历史人物的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