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出春明,办严不宿昔。
故人怜我去,追饯城东陌。
乌帽去已远,白雨泥盈尺。
登高共凝望,痴坐到日夕。
我行感离群,闻此长叹息。
孤舟雨蒙蒙,落叶风策策。
因知故人心,念我独行役。
一杯代酬劝,亦复进脯腊。
心口相劳苦,手腕互主客。
愿因西北风,寄声故人侧。
酌酒如见君,无为苦相忆。
后饮酒七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后饮酒七首其三”是陶渊明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的杰出诗人、文学家,以其田园诗闻名于世,被后人尊为“五柳先生”。
《饮酒·其三》是一首典型的陶诗五言古诗。诗中,诗人以饮酒为引子,开篇便透露出一种感慨与反思。诗人先表达了对古代高尚道德的流失感到遗憾,随后指出人们在追求世俗名声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眼前的快乐与享受,这种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徒劳。紧接着,诗人通过“道丧”一词,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人们为了名与利而奔波忙碌,忽视了生命本身的宝贵和意义。最后,诗人用反问的形式强调了珍惜自身的重要性,并质疑了仅仅为了虚名而忙碌一生的价值。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比来加强其观点。诗人首先描述了世间名利的纷扰,以及人们对此的执着。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了个人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简朴生活方式的向往。通过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赞美,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物质追求之外更深层次价值的探索和向往。
《饮酒·其三》不仅是陶渊明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哲学思想,也展示了那个时代士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