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舟出横塘,喜与烟郭远。
远景宜日斜,清游取春浅。
嫩柳绿未舒,寒条翠将展。
近水树乍明,遥峰月渐显。
同舟得隹侣,静好有馀善。
行看烟峦纡,坐爱溪桥转。
约略云树闲,西山累甑甗。
山容如高人,作意任偃蹇。
我生在尘网,鹿鹿苦未反。
明朝山中云,倘笑归来晚。
再拜万树梅,为我涤颜腼。
正月十四日与邵僧弥看梅西山繇横塘抵光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正月十四日与邵僧弥看梅西山繇横塘抵光福》是一首由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乘船游览梅西山、繇横塘,直至抵达光福的美景,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秀丽和诗人内心的愉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作主题:诗中描绘的是一幅春日游赏图,从放舟出横塘开始,到欣赏梅西山的美景,再到抵达光福的全过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艺术特色: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远山比作“西山累甑甗”,山容比作“如高人”,这些比喻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使诗歌更具哲思性。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和光影的变化,如“嫩柳绿未舒,寒条翠将展”,生动地捕捉了春天的细微之美。
情感表达:诗中提到“我生在尘网,鹿鹿苦未反”,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向往自由的渴望。他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寄寓了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语言风格:钱谦益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将之融入诗中。他的诗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能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
《正月十四日与邵僧弥看梅西山繇横塘抵光福》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和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钱谦益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