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春与李三长蘅下第并马过滕县贳酒看花已十四年矣感叹旧游如在宿昔作此诗以寄之

滕县春来花万树,花白花红夹烟雾。
交加嫩繠欺艳阳,灼烁繁英照日暮。
今我来时秋已老,柳秃槐黄陨霜露。
风雨依稀下第身,莺花指点停车路。
与君过此十四春,日月如梭事错互。
青春作伴更几回,紫陌看花是前度。
花开花落下成溪,征人合沓从此去。
花前掉臂去复来,纵见花开有何趣。
羡君真作淡荡人,闲郎牵舟湖上住。
山僧扣门分盘餐,榜人刺舟乞绢素。
西湖烟水收渌波,灵隐霜林放红雨。
征途茫茫君倘忆,清梦悠悠我难赴。
推寻旧迹如见君,花白如银咏君句。
沉吟感叹日欲西,为君酹酒田文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李三》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作于唐开元九年(721)春天,诗人与友人李三是一次偶然的邂逅,二人同游滕县,饮酒赏花,共话旧情。诗人在这次偶遇中想起了十四年前自己曾因落第而心情沮丧、失意落魄的情景,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唐开元九年春,王维与朋友李三在滕县的一次偶遇中创作的。当时两人共同饮酒赏花,回忆起十四年前因科举失败而感到失落的情绪,从而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2. 诗意与主题

  • 诗意描述:诗中的“丁未春”指的是唐玄宗开元九年这个特定的年份。诗人通过描绘春日景色和两位友人的交往情景,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友情的珍视。
  • 主题:诗的主题是对友情的歌颂和对过去的追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3. 艺术特色与价值

  • 艺术特色:王维的诗歌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感情著称。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酒比作美酒,将花比作美人等,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是王维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友谊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研究唐代诗歌发展和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历史影响与流传

  • 历史影响: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它不仅展现了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流传情况:这首诗的流传非常广泛,不仅被多次收录于各种古代诗词选本中,也被广泛传播和引用在各类文化作品中,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王维及其作品的特点和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赠李三》这首古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