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论语 · 泰伯篇 · 第十五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另一译法】
孔子说:“从太师挚开始演奏开始,到结尾演奏《关雎》之曲结束,洋洋乎满耳朵都是美妙的音乐呀!”
介绍
。
《论语·泰伯》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关于政治、道德和学问的言论。它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思想精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泰伯”这一章节中,孔子强调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即“德行”。他指出,“泰伯”的故事体现了一个人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他人和社会,并且最终实现自我提升和道德进步的过程。这个故事通常被用来说明个人修养、品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这些美德。
《论语·泰伯》中的这一章节,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强调了“德行”在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关于古代思想的经典文本,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伦理的重要资料之一。通过这样的对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其弟子如何探讨道德、政治和社会问题,并且从中汲取智慧。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基于对《论语·泰伯》的理解进行
注解
师挚之始:师挚是鲁国的太师。“始”是乐曲的开端,即序曲。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师挚是太师,所以这里说是“师挚之始”。
《关睢》之乱:“始”是乐曲的开端,“乱”是乐曲的终了。“乱”是合奏乐。此时奏《关睢》乐章,所以叫“《关睢》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