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述而篇 · 第三十五章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介绍


《论语·述而》第三十五章是关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教育理念的一段经典论述,以下是该章节的主要内容:

  1. 第一章

    •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
  2. 第二章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三十岁时,学问和道德都有了成就;四十岁时不再被迷惑。
  3. 第三章

    • “五十而知天命”。
      译文:五十岁的时候懂得顺应自然规律。
  4. 第四章

    •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就可以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的范围了。
  5. **第五章

注解

疾病:疾指有病,病指病情严重。

请祷:向鬼神请求和祷告,即祈祷。

有诸:诸,“之于”的合音。意为:有这样的事吗。

诔(lěi):祈祷文。

神祇(qí):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祇。

有之乎,问辞。或说:有此事否?病而祷于鬼神,古今礼俗皆然,孔子何为问此?或说:有此理否?孔子似亦不直斥祷神为非理。此语应是问有代祷之事是否。如周公金滕,即代祷也,然未尝先告武王,又命祝史使不敢言。今子路以此为请,故孔子问之。

诔曰:诔一本作讄(lěi),当从之。讄,施于生者,累其功德以求福。诔,施于死者,哀其死,述行以谥之。

祷尔于上下神祗:子路引此讄词也。上下谓天地,神属天,祗属地。尔训汝。祷尔于三字,即别人代祷之辞,故子路引此以答。

丘之祷久矣:孔子谓我日常言行,无不如祷神求福,素行合于神明,故曰祷久矣,则无烦别人代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