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兄忆弟

天光黯澹雁行斜,断续行云映远霞。
太乙吹藜颠出火,蠹鱼蚀字腹生花。
素琴悬壁宫声合,青草当庭春意赊。
太史于今瞻紫气,德星应集我荀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代兄忆弟》并非是文学作品,而是清代于成龙的诗句,它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下面将从作品的背景、内容和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
  • 《代兄忆弟》是清朝名臣于成龙的作品。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号于山,是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于成龙是清初的名臣和循吏,他的政治生涯主要致力于治理地方,深受百姓爱戴。
  1. 内容解读
  • 诗意解读:诗句“天光黯澹雁行斜,断续行云映远霞。”描绘了一幅秋天傍晚的景象,天空阴沉而宽广,大雁在天际飞翔,而云彩则断断续续地映照出远处的红霞。
  •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太乙吹藜颠出火,蠹鱼蚀字腹生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怀念。这些意象富有象征意义,如“太乙吹藜”象征着兄长对弟弟的智慧与关怀;“蠹鱼蚀字腹生花”则寓意着书信中的字句虽然经过岁月的侵蚀,依然能够传递真挚的情感。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代兄忆弟》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如“断续行云”、“远霞”、“青草当庭春意赊”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动态美。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 情感深度: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兄弟情谊的赞美,它还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沉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投射到自然之中,使得诗歌具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代兄忆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于成龙深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家国情怀。这首诗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