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聘君歌 其五

吾民不听却因何,岂是吾民痴诈多。
定有个中真线索,从容细读聘君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聘君歌 其五》是一首由明代诗人于成龙创作的古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
  • 于成龙(约1513年—1566年),字北溪,号子房,山东乐安人,明代政治家、军事家。他曾任明朝两广总督、太子少保等职。他的诗歌多表现了其政治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1. 诗作原文与赏析
  • 原文节选
挑灯夜读聘君歌,江色星光隐没多。  
云横斗转星还现,吾民不听却因何。  
雀罗门巷隘荆薪,上相传呼访隐沦。  
岂敢低回迟伏谒,即看扶服出城闉。  
霜风压顶寒欺骨,冰雪生肤卧浃旬。  
多谢台星犹照户,烧船病鬼去逡巡。  
吾民不听却因何,岂是吾民痴诈多。  
定有个中真线索,从容细读聘君歌。  
衰残未醒若今年,穷鬼揶揄病鬼缠。  
典库替支赊药券,债家折笇卖书钱。  
陆机去国三间屋,伍员躬耕一耜田。  
叹息古人曾似我,破窗风雨拥书眠。  
  • 赏析:《读聘君歌 其五》通过描写主人公挑灯夜读《聘君歌》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诗中的“吾民不听”反映了作者对民众不听从良策的担忧。通过对古人事迹的引用和对比,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于成龙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深邃思想和崇高理想。

《读聘君歌 其五》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诗,也是研究明代文学和政治背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貌,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