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丁继之七十四首 其三

曲踊横奔倚少年,金丸玉剑万人前。
淳于正合倾三斗,郑尉何曾值一钱。
望眼刀头青镜在,吞声江曲白头怜。
知君不羡还丹诀,侠骨飞腾即剑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丁继之七十四首 其三》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钱谦益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文学技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
  • 钱谦益(1582年—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泉居士,晚号石匮老人,浙江嘉兴人,明代著名文人。他是明清易代之际的重要人物,曾官至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等职,后因党争被罢斥回乡,晚年致力于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
  1. 作品内容:《寿丁继之七十四首 其三》通过描绘丁继之七十四岁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前辈学者深深的敬意与祝福。其中“曲踊横奔倚少年,金丸玉剑万人前”展现了丁氏年轻时的风采;“花枝酒海镜台前,每凭青鸟传书信”则反映了丁氏晚年的闲适生活。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优美,是研究清代诗歌及钱谦益生平的重要文献。

  2. 历史背景

  • 乾隆四十九年,皇上圣寿已过七十四岁,此年为乾隆帝的诞辰纪念日。钱谦益在这一年应诏撰写了《辟雍诗册》,并有“三老之语”,意指文王时即有三老之称,左氏提其纲,孟子皙其目,晏子对叔向叹齐之时为陈氏,所云公弃其民,三老冻馁,乃指一国鳏寡独穷之民之无恤者。这反映了古代对于年龄较高者的尊称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寿丁继之七十四首 其三》不仅展示了清代诗人钱谦益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老年学者的尊重与敬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