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九 芦笔

书带草生笔冢,墨池人在芦中。
白头翁变黑头公。
夜夜飞花入梦。
画荻教成孺子,编蒲学近儒宗。
雁行衔去向江东。
写出锦书珍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江月·其九《芦笔》是尤侗的一首词作。下面将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介绍:尤侗(1618年—1704年),字同人,又字展成,号西堂,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及戏曲家。尤侗的作品在明清之际的文学界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擅长写词和曲。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生活的痛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1. 词作原文
    书带草生笔冢,墨池人在芦中。白头翁变黑头公。夜夜飞花入梦。画荻教成孺子,编蒲学近儒宗。雁行衔去向江东。写出锦书珍重。

  2. 词作注释

  • 书带草生笔冢:指的是笔筒中生长着的书带草。
  • 墨池人在芦中:意指墨池中有文人的倒影。
  • 白头翁变黑头公:比喻人生经历的变迁。
  • 夜夜飞花入梦:形容夜晚的美景不断进入梦境。
  • 画荻教成孺子:用荻草教孩子绘画。
  • 编蒲学近儒宗:用蒲编的容器学习儒家学问。
  • 雁行衔去向江东:比喻书信或信息传递的方向。
  • 写出锦书珍重:意为书写的内容珍贵而重要。
  1. 艺术风格
  • 语言精炼:词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个字句都承载了深厚的情感与意境。
  • 情景交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和感慨。
  • 意象生动: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白头翁”、“黑头公”、“飞花”、“芦荻”等,这些意象丰富了词的艺术效果。
  • 情感真挚: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尤侗的《芦笔》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展示了他的才华与审美追求,还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传递出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关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