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京江舟中感怀八首 其一

懵腾心口自相攻,失笑禁啼梦呓中。
白首老人徒种菜,红颜小妇尚飘蓬。
床头岁叙占枯树,镜里天涯问朔风。
睡起船窗频徙倚,强瞪双眼数来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至后京江舟中感怀八首其一》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十二月,王安石在赴金陵(今南京)任前,由江州(治今江西九江)乘船返回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诗人在途中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夕阳西沉,远处的青山愈发显得苍劲挺拔;寒气逼人,简陋的茅屋更加显得清冷贫穷。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所见之景,表达了他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他出身贫寒,却怀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颔联“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虑。他担心自己衣衫褴褛,无法抵御严冬的侵袭;又担心朝廷腐败,导致民间疾苦。这两句诗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也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颈联“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隔万里,无法相互倾诉衷肠的遗憾。他们虽然分别在南北两端,但都怀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然而,由于现实的束缚,他们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又表达了他对彼此命运的关切。

尾联“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别两宽各自愁”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们虽然身处异地,但都面临着各自的困境和挑战。然而,春风无法吹过玉门关,将他们分隔开来。这种无奈和惆怅使得两人都感到深深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还透露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和研究那个时代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