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八佾篇 · 第九章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介绍


《论语·八佾篇》是儒家经典之一,出自于中国先秦时期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记录,主要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教育等思想和言行。

第九章原文:
子曰:“礼云礼云,天下归仁焉。颜渊死,述而不作,召而过之。”
译文:孔子说:“‘礼啊!礼啊!’那么整个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于仁了。如果颜渊死了,就不再写作和著书立说,而是召集他来参加祭拜。”

第九章注释:

  1. “述而不作”:意思是只记述不创作。
  2. 颜渊死:指孔子的学生颜渊去世。

第九章内容分析:

这一章节主要讨论了“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对颜渊的逝世。孔子认为,如果整个天下都归顺于仁德,那么就不再需要写作和著书立说

注解

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徵:证明。

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贤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