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有述

我生无他长,所耽惟种树。
树中尤爱梅,为其能守素。
守素有同心,相将老岩穴。
花时犯清霜,坐到将残月。
家园兴未足,寻梅过太湖。
梅花如白云,茫茫路欲无。
入山不忍尽,下山元独宿。
钟清何处寺,花隐谁家屋?
愿言寄吾友,一枝折寒林。
微物何足贡,将此岁寒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春有述》是明末清初诗人潘高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潘高在诗中描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他写道:“我生无他长,所耽惟种树。”这句话表明他对种植树木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在他的诗中随处可见,他不仅欣赏树木的美丽,还喜欢在树林中找到宁静和灵感。

诗中的“梅花如白云,茫茫路欲无”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它在雪中的孤傲姿态。梅花象征着坚韧和纯洁,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这句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中困难和挑战的积极态度,即使环境艰难,也要像梅花一样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

诗中的“家园兴未足,寻梅过太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向往。他虽然身处异乡,但仍然心系家乡,寻找着心中的那份宁静和美好。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执着和追求,即使在孤独和困境中,也要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

《初春有述》不仅展现了潘高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屈的生活态度。这首小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情感共鸣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