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梵川诸友

柳暗溪南路,柴门第几湾?
人随春水远,鸟带夕阳还。
绿过孤村雨,青浮隔县山。
徘徊芳草意,不尽暮云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梵川诸友》是明末清初诗人潘高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潘高,字孟升,江南金坛人,贫而工诗。王士禛称其诗清真古淡,以是有名于时。
  1. 诗歌原文
    柳暗溪南路,柴门第几湾?
    人随春水远,鸟带夕阳还。
    绿过孤村雨,青浮隔县山。
    徘徊芳草意,不尽暮云间。

  2. 主题思想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留恋。
  1. 艺术特色
  • 潘高的诗歌风格清真古淡,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柳暗溪南路”与“柴门第几湾”形成空间上的对比,“人随春水远”与“鸟带夕阳还”则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变迁。

《寄梵川诸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交流。它不仅展示了潘高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