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栈纪行四首 其一

极望峰峦稠,云飞常没顶。
空翠沾衣裳,堕作涧溪影。
花鸟乱听闻,心眼细细领。
晞阳射碧潭,石粼碎光炯。
蒙笼草成阴,树老身戴瘿。
山鬼时一啸,肃肃毛发冷。
前行隔后行,后岭迷前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入栈纪行四首其一”是明代诗人杨思圣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表达方式。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诗作原文
    极望峰峦稠,云飞常没顶。空翠沾衣裳,堕作涧溪影。
    花鸟乱听闻,心眼细细领。晞阳射碧潭,石粼碎光炯。
    蒙笼草成阴,树老身戴瘿。山鬼时一啸,

  2. 诗意解析

  • 极望峰峦稠,云飞常没顶:描绘了一幅山峰连绵、云雾缭绕的宏伟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壮观与神秘。
  • 空翠沾衣裳,堕作涧溪影:表达了作者被大自然的美所感染,仿佛自己也被这美景所沾染,化为山中的一片景致。
  • 花鸟乱听闻,心眼细细领:通过描写花鸟的鸣叫和飞舞,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与宁静。
  • 晞阳射碧潭,石粼碎光炯:描绘了阳光照射下碧绿的潭水,波光粼粼,光影交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 蒙笼草成阴,树老身戴瘿:通过描写草木茂盛的景象,表达了岁月流逝、自然更迭的哲理。
  • 山鬼时一啸,:以“山鬼”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神秘与壮美,让人感到既敬畏又亲近。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歌通过描绘峰峦、云烟、翠林、潭水等自然景观,以及花鸟、山鬼等生命元素,构建了一个多维的意象空间。
  • 韵律和谐:诗的每一句都遵循了严格的平仄声调,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 意境深远:诗歌不仅描绘了外在的自然景观,还通过景物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 情感细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波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深度。
  1. 文化背景
  • 明代文化氛围: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人荟萃的时代,诗歌是表达文人志趣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诗歌创作往往更加注重艺术性和思想性。
  • 自然崇拜:在明代,人们对于自然有着深厚的崇拜之情,这种情感反映在文学创作中就是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 山水田园情结:明代士人普遍有着深厚的山水田园情结,他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入栈纪行四首·其一》作为杨思圣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更在文化意义上承载了丰富的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