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雪江晴月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
收尽盈盈舞絮飘,点点轻鸥咒。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
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卜算子·雪江晴月》是一首由董以宁创作的词作。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词原文
    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
    收尽盈盈舞絮飘,点点轻鸥咒。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
    回看亭亭雪映窗,淡淡烟垂岫。

  2.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其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
  • 生平经历:董以宁在明朝灭亡后,曾短暂归顺清朝,但在清初又因不满而返回故土,最终客死他乡。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的动荡和个人的悲欢,这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如这首诗中的“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等诗句,表达了他面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变迁时的感慨与孤独。
  1. 作品鉴赏
  • 《卜算子·雪江晴月》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董以宁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此词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雪夜江景,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 在这首词中,“明月”、“阴云”、“晴浦”、“青山”等意象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冷清的雪夜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与苍凉。

通过对《卜算子·雪江晴月》的详细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董以宁的文学成就和他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这不仅是对董以宁个人生活的一次回顾,也是对他文学才能的一次肯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