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孤台畔暮烟空,与客登临起大风。
马耳群山归睥睨,虎头全郡览崆峒。
江通闽楚三千里,地跨东南百二雄。
十载楼船纷下濑,兵戈今喜罢虔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郁孤台畔暮烟空,与客登临起大风。
马耳群山归睥睨,虎头全郡览崆峒。
江通闽楚三千里,地跨东南百二雄。
十载楼船纷下濑,兵戈今喜罢虔中。
《登虔州城楼》
程可则,明末清初的诗人。字周量,一字湟溱,号石臞。他出生于广东南海,年少时师从于陈邦彦,后入清,顺治九年会试得第一,却因被排挤而未能参加殿试。十年后,他以中书试授。经历兵部郎中、桂林知府等职,其广交游,以诗文名世。
《登虔州城楼》是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清朝初期。这首诗描绘了郁孤台畔的壮阔景象和作者登高望远时的豪情壮志。诗中写道“马耳群山归睥睨,虎头全郡览崆峒”,形容了虔州的山川之壮美和地势之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自豪。
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社会和平稳定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诗意。
《登虔州城楼》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一份文化。它见证了明朝的衰落和清朝的崛起,也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