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 春郊(壬午)

岸草低新涨,山花压短墙。
行逢满担冷淘香,安得垆头沽酒,醉斜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柯子·春郊(壬午)》是明末清初诗人程康庄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程康庄:字坦如,一字昆仑,山西武乡人,明崇祯八年拔贡,入清官至陕西耀州知州。工诗古文词,被时辈推重。他曾登焦山,见《瘗鹤铭》遗迹缺蚀不全,遂购善本磨崖刻之,王士禛见之叫绝。
  • 作品风格:程康庄在诗歌创作上,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著称,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美。他的诗歌既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又不乏生活气息。
  • 艺术成就:程康庄的诗歌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他的作品在后世也被视为珍贵的文学作品。
  1. 诗歌原文
  • 原文:岸草低新涨,山花压短墙。行逢满担冷淘香,安得垆头沽酒,醉斜阳。
  •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郊外的美景,岸草新长,山花烂漫,诗人行走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生命的活力。“冷淘香”可能是指野菜或野花散发出的清香,而“安得垆头沽酒”则表达了诗人对品鉴这种自然的渴望。最后一句“醉斜阳”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对生活的热爱。
  1. 主题思想
  •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美丽景色,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 生命的美好与短暂:通过对春天景象的刻画,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视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
  1. 艺术手法
  • 情景交融:诗中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意象生动: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来描绘景物,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诗中的景色,从而产生共鸣。
  1. 历史背景
  • 明末清初时期:该诗的创作年代是在明朝末年和清朝初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 地域文化: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反映了当时山西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同时,诗人的家乡山西武乡也是中国的重要文化发源地之一,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
  1. 文学价值
  • 语言优美:程康庄的诗歌语言优美,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出诗意的美感。
  • 情感真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真挚感人。

《南柯子·春郊(壬午)》作为程康庄的代表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和积极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