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望焦山(壬午)

上金山。望焦山。
潮没平沙涌翠鬟。芦洲望一湾。
白云还。白鸥还。
两岸人家烟水间。西风片舸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文学魅力

程康庄的《长相思·望焦山》,创作于明末清初,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潮汐退去后的宁静画面。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世界。

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登上金山,目光投向远方的焦山,在潮水退去后平沙涌起翠绿的波纹,芦洲上一湾清水在视线中流淌。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观察力的细节之处,也营造了一种平和与宁静的氛围。接着,诗句中的“白云还,白鸥还”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和谐共处,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平静之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

诗歌的结构紧凑而富有节奏感。每一句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视觉印象。如“两岸人家烟水间”这句,既表现了人物的生活环境,又为整个场景增加了一份生活化的色彩。此外,诗歌中的用词选择也非常讲究,如“涌翠鬟”、“白云还”等词语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景象,而且富有诗意,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面对自然的宁静,诗人可能产生了某种共鸣或反思,从而在诗中留下了深刻的情感印记。

《长相思·望焦山》是一首充满艺术韵味的古诗。它不仅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众多读者,更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的流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以及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