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为政篇 · 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介绍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从春秋初期到战国中期约500年的思想和言行。它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充满智慧的思想宝库。

在《论语·为政篇·第三章》,孔子提出了“学而时习之”的观点,并强调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他指出,“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而是要担心自己无法立足于社会或事业中。这句话体现了儒家重视个人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的思想。

在《论语》的其他篇章里,孔子还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道德和社会关系的观点,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周而不比”,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

总之,《论语

注解

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齐:整齐、约束。

免:避免、躲避。

耻:羞耻之心。

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