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恨行舟阻太行,难堪此日又潇湘。
安东未遂怜温峤,《党锢》无名耻范滂。
万里依人空作客,十年遇主尚为郎。
萧骚短鬓经秋日,雁杳江城忆故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遗恨行舟阻太行,难堪此日又潇湘。
安东未遂怜温峤,《党锢》无名耻范滂。
万里依人空作客,十年遇主尚为郎。
萧骚短鬓经秋日,雁杳江城忆故乡。
《庚寅八月六日忆母》是明末清初诗人彭而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在文学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不仅因为其艺术成就,还因为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个人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介绍:彭而述,字子篯,号禹峰,出生于明朝崇祯十三年,是河南邓州人。他曾在明朝为官,后入清朝,历任贵州巡抚等职。他的政治生涯虽因不同原因起伏不定,但诗歌创作中透露出对家国的深沉情感和对母亲的深情怀念。
作品内容:《庚寅八月六日忆母》这首诗通过对母亲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世界。诗句“遗恨行舟阻太行,难堪此日又潇湘”表达了作者在外漂泊的无奈与辛酸;“万里依人空作客,十年遇主尚为郎”则体现了作者忠诚与奋斗的精神。
艺术特色:这首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韵律和谐,语言精炼,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诗歌的美学特质。特别是其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母亲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读来令人动容。
《庚寅八月六日忆母》不仅作为文学艺术作品被广泛传颂,更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以及对祖国深沉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