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其六 暮春雨中十五弟归里

可怜九十春光尽。南窗疏竹生新笋。
榆荚雨潇潇。花寒夜寂寥。
河桥垂柳折。柳絮飞如雪。
茅店闭黄昏。孤灯何处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其六·暮春雨中十五弟归里》是明代诗人梁清标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
  • 梁清标(1536-1598),字周瞻,号南溪,又号蕉庵,广东新会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在春季的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作者在南窗下看到疏竹生出新笋,感受到春天即将结束,感叹时光流逝。
  1. 原文赏析
  • 《菩萨蛮·其六·暮春雨中十五弟归里》的原文如下:
    可怜九十春光尽。南窗疏竹生新笋。榆荚雨潇潇。花寒夜寂寥。
    河桥垂柳折。柳絮飞如雪。茅店闭黄昏。孤灯何处村。
  •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表达对春天消逝的惋惜以及对兄弟离别的哀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1. 创作背景
  • 此词作于明代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文人墨客多有忧国忧民之作。梁清标的这首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菩萨蛮·其六·暮春雨中十五弟归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真实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不仅能够提供美的享受,还能够带来思想上的启发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