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山冲天楼

怪石凭虚敞四檐,半空楼阁隘诸天。
兴来觉有狂生态,手折松枝啸紫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平山冲天楼》是清代诗人张书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古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张书绅,字子训,号半崖,台北大龙峒人,原籍同安。他是一位举人,曾参与《淡水厅志》的撰辑采访工作,书法澹逸萧疏,骨格遒劲。
  2. 诗作原文:怪石凭虚敞四檐,半空楼阁隘诸天。兴来觉有狂生态,手折松枝啸紫烟。
  3. 诗意解读:《天平山冲天楼》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平山冲天楼的独特风貌和诗人在此地的所见所感。诗人以“怪石”为引,形象地表现了山峦的奇特与自然之美,而“四檐”则暗示了建筑的宏伟与结构之精巧。“半空楼阁”展现了建筑的高耸入云,与天空相接的景象。诗人在登临高处时,感受到了一种豪情壮志,仿佛置身于一种狂放不羁的状态之中,此时“手折松枝啸紫烟”,更是将这种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4. 艺术手法:这首诗的艺术手法多样,首先体现在其语言的精炼上。全诗仅二十四个字,却能精准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与景象,体现了诗歌精炼美的特点。其次,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如“半空楼阁”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山峰,而“手折松枝啸紫烟”中的松枝和烟雾则增添了一份飘逸和超然的意境。此外,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使得诗歌充满了动态美。
  5. 文化价值:天平山冲天楼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也是台湾的文化象征之一。《天平山冲天楼》作为文学作品,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文化风貌,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台湾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
  6. 历史意义:天平山冲天楼所在的天平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许多古迹和名胜。这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天平山冲天楼》这样的文学作品的出现,无疑为天平山地区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天平山冲天楼》作为清代诗人张书绅的作品,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内涵,不仅成为了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为人们理解当时的台湾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