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阮亭东归时予亦有归志

青山约略有前期,犹听骊歌乱客思。
少折都门东去柳,霜条留待我归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阮亭东归时予亦有归志”是明代诗人高珩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伤和对未来归宿的期待。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高珩(约公元1540年—约公元1619年),字少章,号青莲居士,明代福建泉州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词人和画家,以山水画见长,其画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高珩的生活经历颇为丰富,曾在仕途中有所作为,后因政治原因被迫隐退。他的诗歌多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诗词原文及翻译
    青山约略有前期,犹听骊歌乱客思。
    少折都门东去柳,霜条留待我归时。

  3. 诗句解析

  • 青山约略:“约略”在这里指的是隐约可见的山色,描绘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画面。
  • 犹听骊歌乱客思:骊歌是古代的一种宴会歌曲,这里用来形容宴饮结束,歌声仍在耳边回荡,象征着离别的不舍和留恋。
  • 少折都门东去柳:都门通常指代城门或是京城的门户,东去柳即意味着从京城向东离去,柳树象征着离别和生机。
  • 霜条留待我归时:霜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常被用来象征冷清、寂寥或是时间的流逝。这里的“霜条”则是指秋天的柳叶上的霜珠,它静静地等待着诗人的归来。

高珩的《送阮亭东归时予亦有归志》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并带有浓厚归乡情怀的诗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人的文学才华,也能深入理解古人对于自然美景和生命哲理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