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寄居僧寮

此身漂泊竟如何,一岁春光又半过。
满地烟芜寒食近,孤村风雨落花多。
赋诗茅屋添新泪,回首溪堂废浩歌。
最是无家成久住,苍茫何处慰蹉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寄居僧寮》是明朝末年诗人徐芳的一首七言律诗

徐芳,字昭法,号俟斋、秦余山人,生于明崇祯十五年,卒于晚年。《春日寄居僧寮》便是他在邓尉山中隐居期间所作,体现了他对于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春日寄居僧寮》全文如下:

此身漂泊竟如何,一岁春光又半过。
满地烟芜寒食近,孤村风雨落花多。
赋诗茅屋添新泪,回首溪堂废浩歌。
最是无家成久住,苍茫何处慰…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首联“此身漂泊竟如何,一岁春光又半过”,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地,面对春光逝去的无奈与哀叹。颔联“满地烟芜寒食近,孤村风雨落花多”,则通过具体景物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孤独生活的体验和内心的凄凉。颈联“赋诗茅屋添新泪,回首溪堂废浩歌”,更是点出了诗人在孤独中的忧愁与悲凉,以及对于往昔欢乐时光的回忆。尾联“最是无家成久住,苍茫何处慰”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归宿的深深思考。

《春日寄居僧寮》不仅是徐芳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