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
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
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
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
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
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
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舟中杂感二首其一》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孔子六十九代孙,前辛亥革命党领袖、抗日战争民族英雄、中国历代著名清官,谥号“文正”。
范仲淹的诗歌作品以其雄浑豪放的风格著称。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诗中提到了“江水浩渺”和“山色青青”,这些意象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喻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忧虑。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范仲淹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