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珠久秘杳难逢,石室累累尚有踪。
明月在天人在雪,三更私自礼东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流珠久秘杳难逢,石室累累尚有踪。
明月在天人在雪,三更私自礼东峰。
《藏丹石室》品鉴
徐颖的《藏丹石室》是一首明末清初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形式,在古典文学的宝库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流珠久秘杳难逢,石室累累尚有踪。”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又神秘的画面。作者以“流珠”为喻,形容时间如珍珠般难以捕捉,而“石室”则暗示着一种坚毅、静谧的力量。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幽美,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历史遗迹的珍视。
“明月在天人在雪,三更私自礼东峰。”这两句诗将读者的视角带入了一个更为宏大的自然之中。月光皎洁,人与雪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画卷。“三更私语礼东峰”,这里的“私语”既指诗人深夜的独白,也暗喻了内心的情感流露。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以及对自然和宇宙规律的感悟。
整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每一个字句都饱含深意。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徐颖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诗人对于美的不懈追求,以及他在艺术上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
《藏丹石室》是徐颖对自然之美的一次深情颂赞,也是他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下的深刻反映。它让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那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