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题葛震甫壁

草堂疏竹覆渔湾,湖面冰高白鹭闲。
自古风人喜流寓,谢公不住会稽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武山题葛震甫壁》是明代徐颖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品原文
  • 草堂疏竹覆渔湾,湖面冰高白鹭闲。自古风人喜流寓,谢公不住会稽山。
  • 草堂疏竹覆渔湾,湖面冰高白鹭闲。自古风人喜流寓,谢公不住会稽山。
  • 草堂疏竹覆渔湾,湖面冰高白鹭闲。自古风人喜流寓,谢公不住会稽山。
  1. 作者简介
  • 徐颖(约公元1570年前后在世),字德章,号青莲居士,明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其作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1. 作品注释
  • “草堂疏竹”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地方,环境清幽,竹子疏密有致,为文人雅士所喜爱。
  • “湖面冰高”描绘的是冬日湖面结冰的景象,冰层厚实到足以让白鹭在其中悠闲地觅食。
  • “自古风人喜流寓”反映了自古以来文人对于流放之地的偏爱,他们喜欢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慰藉。
  • “谢公不住会稽山”中的“谢公”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谢安,他因不满当时的朝政而多次隐居于浙江会稽山,这里的环境与他的性格相得益彰。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的“风人”(指文人)与“流寓”相结合,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细腻,如“草堂”、“湖面”、“白鹭”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得整首诗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赏心悦目。

《武山题葛震甫壁》不仅是徐颖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后世研究和传颂的对象。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