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杂兴次储光羲韵

娶妻非齐姜,置田非膏腴。
结交非平原,或牧或樵渔。
亲戚不我嗤,还复羡幽居。
厨中办鸡黍,前溪漉虾鱼。
相期风雨候,早更过吾庐。
得巢雀相贺,得食鹿相呼。
与尔共乡县,时来倾此壶。
野人常在野,鸟兽颇相关。
嗷嗷叹众雀,求食何时闲。
慨然念羲农,不生此世间。
鼙鼓声不休,群盗满南山。
衣食起干戈,世路多险艰。
仁义那可恃,清净良难攀。
莫言庄与老,不如孔与颜。
猎骑过青山,追逐良自乐。
朝出长安城,晚投咸阳郭。
笑谓田家儿,止如夸收获。
乾坤方用武,人命轻鸟雀。
养贼二十年,无人收河洛。
空有长弓箭,不射欃枪落。
大言竟何益,此辈真轻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田家杂兴次储光羲韵》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储光羲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共由8首诗组成。下面将详细探讨这些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1. 田园生活的描绘
  • 农事劳作:诗中描述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如“不能自力作,黾勉娶邻女”表达了农民辛苦劳作的生活状态;“相顾笑,喜悦好禾黍”则描绘了丰收时的喜悦与满足。
  • 自然环境:诗中多次描绘了自然景色,如“百草被霜露,秋山响砧杵”展现了秋天田野的宁静与美丽;“网罟绕深莽,鹰鹯始轻翼”则捕捉到了山林中的生动画面。
  1. 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 隐逸生活:诗中流露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如“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反映了作者希望过上悠闲自得的隐士生活。
  • 与自然和谐相处:诗中的许多诗句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如“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展现了与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
  1. 社会现实的反思
  • 贫贱与富贵:诗中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贫贱与富贵的不同看法,如“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揭示了社会的不公。
  • 道德观念:诗中还反映了诗人的道德观念,如“楚人有夫人,性情本贞直”,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品质的推崇。
  1. 个人情感的抒发
  • 孤独与宁静:诗中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宁静,如“落日照秋山,千岩同一色”,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孤独感。
  • 追求自由: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如“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反映了诗人想要摆脱束缚,追求内心自由的愿望。
  1. 对友情的描述
  • 邻里关系:诗中通过描写邻里之间的互动,反映了和谐的邻里关系,如“邻里无烟火,儿童共幽闲”展现了村民之间的友好相处。
  • 友谊的价值:诗中还体现了友谊的价值,如“桔槔悬空圃,鸡犬满桑间”,展示了诗人与朋友间的亲密无间。
  1. 对生活态度的表达
  • 乐观积极:诗中充满了乐观与积极的态度,如“厨中办鸡黍,前溪漉虾鱼”,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 随遇而安: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如“相期风雨候,早更过吾庐”,反映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豁达与从容。

《田家杂兴次储光羲韵》不仅是一组描绘田园风光、表达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它让人们得以窥见唐代田园生活的一角,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