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室中峰

壮士贪名山,如海吞百川。
东游卧日观,羲和亲比肩。
南使经衡岳,雾雨怅迁延。
近思太华顶,远梦昆仑巅。
嵩高在眉睫,振策穷攀缘。
诘曲蛇径缅,幽阴熊馆穿。
冉冉极天际,举头触星躔。
宅中环四岳,一气何盘旋。
风雨郁交会,蛟龙走连蜷。
树杪忽横练,坐见黄河悬。
窈窕捣衣石,凄清玉池泉。
引领眺箕颍,巢许方陶然。
辛苦茂陵客,坛畤飞荒烟。
有为终灭没,瑶玉空雕镌。
帝休昧珍木,石室閟谁传。
长怜肉食者,虚无求偓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太室中峰》是明末清初诗人施闰章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其对嵩山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意境而著称。以下是对这首诗作的介绍:

  1. 诗人简介:《登太室中峰》的作者施闰章,字尚格,号瑶泉,浙江嘉善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其诗歌多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与赞美。施闰章的诗作在当时广受赞誉,对后世亦有深远影响。

  2. 诗歌内容概述:《登太室中峰》以壮士登山为引子,描述了东游日观、南经衡岳的经历,以及远思太华之巅,近梦昆仑之顶。诗中通过对嵩山峻极峰的描述,展现了山峰险峻、云雾变幻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3. 诗歌艺术特色:施闰章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使读者能够在品味诗歌的同时,感受到嵩山的自然美和人文魅力。

  4.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登太室中峰》不仅因其优美的诗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还在文化传承和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学习这首诗,不仅能够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能激发人们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探索兴趣,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 嵩山地理与历史背景: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北,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名山。历史上多次被提及并赋予特殊意义。据传,禹王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就出生在这里,山下还建有启母庙,因此被称为“太室”。嵩山共有三十六峰,其中主峰“峻极峰”因《诗经·嵩高》得名,是登高望远的理想之地。

  6. 旅游与摄影:登顶嵩山的峻极峰,可以一览众山小,观赏到壮丽的山川景色。《登太室中峰》所描述的景象正是许多游客所憧憬的。此外,峻极峰周围的云岚变幻莫测,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创作素材。

《登太室中峰》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所描绘的嵩山自然风光和深厚文化内涵也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地理的重要文献。对于喜爱文学和自然的读者来说,深入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故事将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