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浮山诗寄药公

我闻浮渡山,好峰七十二。
崱屴排空冥,窈窕凿深翠。
石洞穷雕镌,森然百物备。
窟龙自雷雨,山鬼栖薜荔。
岩高倒景明,下见浮云坠。
出没随江烟,虚无不在地。
奥区为谁造,灵迹此中閟。
中有冥心人,高言越世事。
抉剔开混茫,乾坤受轩轾。
我性癖兵壑,驰情有真寄。
行将策杖游,餐霞破憔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浮山诗寄药公》是施闰章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属于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内容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 崱屴排空冥,窈窕凿深翠。石洞穷雕镌,森然百物备。窟龙自雷雨,山鬼栖薜荔。岩高倒景明,下见浮云坠。出没随江烟,虚无不在地。奥区为谁造,灵迹此中𮤲。中有冥心人,高言越世事。抉剔开混茫,乾坤受轩轾。
  1. 作者简介
  • 施闰章(1610年—1684年),字尚白,号秋帆,晚号愚庵,又号蠖斋,江苏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与宋琬齐名,被誉为“南施北宋”,其诗歌多描写山水景物,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 创作背景
  • 《怀浮山诗寄药公》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厚情感和对古人隐逸生活方式的向往有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渴望归隐的情感。
  1. 作品鉴赏
  • 施闰章通过对浮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诗中的“崱屴”、“窈窕”、“石洞”等词汇生动地描述了山峰的雄伟与深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怀浮山诗寄药公》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首先,诗人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等,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其次,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最后,诗的主题鲜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怀浮山诗寄药公》不仅是施闰章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施闰章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对于读者来说,了解并欣赏这样的作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