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棹忽闻莺,芳洲此日晴。
树阴连野阔,山翠入江明。
倚醉亲鱼鸟,行歌答友生。
不知春草色,何与故园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移棹忽闻莺,芳洲此日晴。
树阴连野阔,山翠入江明。
倚醉亲鱼鸟,行歌答友生。
不知春草色,何与故园情。
《侍家叔父同诸公集来凤亭》是明代诗人施闰章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品原文:
移棹忽闻莺,芳洲此日晴。
树阴连野阔,山翠入江明。
倚醉亲鱼鸟,行歌答友生。
不知春草色,何与故园情。
诗意解析: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的喜悦情感。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如“移棹”、“芳洲”、“树阴”等,营造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施闰章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深受后世学者和读者的喜爱。在《侍家叔父同诸公集来凤亭》一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艺术特色:《侍家叔父同诸公集来凤亭》不仅在形式上遵循了五言律诗的韵律规则,而且在内容上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侍家叔父同诸公集来凤亭》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成为研究中国古代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