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有微红,绛桃一半为根蒂。
幼姿偏丽。
种得才三岁。
漏泄年光,心吐香难制。
花虽细。
弄人多计。
不惜胭脂泪。
点绛唇 淡红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淡红梅》是南宋词人朱翌的咏梅词,并非清代屈大均的作品。朱翌在雪中游西湖观梅花时创作了这首词,表达了对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凌霜精神的赞美。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作品背景:《点绛唇·淡红梅》是一首咏梅词,由南宋词人朱翌所作,其词作的背景是在雪中游览西湖时所感而发。朱翌在描绘梅花的傲雪凌霜之姿的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梅花精神的理解和赞颂。
词作结构:词的上片以“背有微红,绛桃一半为根蒂”开篇,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梅花图景。紧接着,“幼姿偏丽”,强调了梅花幼小而美丽的特点。下片则转向赞美梅花的精神,“种得才三岁”,意味着这些梅花尚处在成长阶段。“漏泄年光,心吐香难制”,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即使在寒冬中也散发出香气,难以抑制。最后两句“花虽细。弄人多计。不惜胭脂泪。”则表达了梅花面对人们的喜爱和赞美,并不感到羞涩或吝啬,反而愿意将自己的美丽和芬芳分享给世界。
文学特色:朱翌在《点绛唇·淡红梅》中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梅花的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融为一体,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高洁气质。同时,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典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深度和文化底蕴。
《点绛唇·淡红梅》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艺术价值的古代诗词作品,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