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逐人来 秋夕与内子昭平夫人小酌

梅花开酿。
芙蓉相向。
秋蟾照、翠楼冰亮。
夜寒多露,休把深杯让。
早识卿卿雅量。
难得鸳鸯,白首情逾酣畅。
双箫起,声嫌轻飏。
月斜未睡,犹倚帘栊望。
隐隐潮难初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月逐人来·秋夕与内子昭平夫人小酌》是屈大均的作品,一首表达深厚情感和美好愿景的词。下面将对《明月逐人来·秋夕与内子昭平夫人小酌》的内容、作者以及其背景信息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屈大均,字翁山,又字介子,广东番禺人。他是一位明诸生,因战乱出家为僧,中年后还俗,改名屈大均。工诗,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著有《翁山诗略》《翁山诗外》等作品。他的文学成就在明代后期颇为突出,对后世亦有深远影响。

  2. 诗歌原文:梅花开酿。芙蓉相向。秋蟾照、翠楼冰亮。夜寒多露,休把深杯让。早识卿卿雅量。难得鸳鸯,白首情逾酣畅。双箫起,声嫌轻飏。月斜未睡,犹倚帘栊望。隐隐潮难初唱。

  3. 艺术特色:此诗以其细腻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见长。通过描绘秋天夜晚的美好景象,诗人抒发了对爱人的深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明月逐人来”不仅指月亮追随行人,也隐喻着诗人对内子昭平夫人的深情厚意。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融合,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和意境。

  4. 主题思想:“明月逐人来”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更蕴含着诗人对于真挚爱情和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亲人、爱人之间深厚情感的珍视和赞美。这种情感的表达,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尤为珍贵,体现了诗人对于和谐家庭生活的理想追求。

  5. 文化背景:清代诗人屈大均的这首词创作于明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战乱之中,但仍不忘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幸福的渴望。这种时代背景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明月逐人来·秋夕与内子昭平夫人小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词作品,它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丰富的象征意义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屈大均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