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内子王华姜 其十三

清明节已届,雨露使心悲。
外舅与外姑,野祭今同谁。
汝生治酒食,汝死魂无衣。
骸骨傍先公,安此南海湄。
扶胥云惨惨,黄木风凄凄。
万里归成妇,袝葬固其宜。
大恩虽未卒,孝媛名已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内子王华姜其十三》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情感,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人生无常、亲情珍贵的深刻理解。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清明节已届,雨露使心悲。
    外舅与外姑,野祭今同谁。
    汝生治酒食,汝死魂无衣。
    骸骨傍先公,安此南海湄。
    扶胥云惨惨,黄木风凄凄。
    万里归成妇,袝葬固其宜。
    大恩
  2. 诗词解释
  • 清明节已届:指清明节时节到来,此时天气渐凉,草木凋零,容易引发人的哀思。
  • 雨露使心悲:雨水和露水使得人心生悲伤,可能是因为清明时节雨水较多,使人联想到逝者的离世。
  • 外舅与外姑:指的是外祖父母,即去世的亲戚。
  • 野祭今同谁:指现在没有亲人可以一同进行野外祭祀的活动。
  • 汝生治酒食:你生前喜欢准备食物,享受生活的乐趣。
  • 汝死魂无衣:你死后魂魄无所依靠,没有衣物保暖。
  • 骸骨傍先公:你的骨骼靠近祖先墓地。
  • 安此南海湄:在这里,即在祖先墓地附近。
  • 扶胥云惨惨:天空乌云密布,给人以沉重的感觉。
  • 黄木风凄凄:风吹动黄木,发出凄凉的声音。
  • 万里归成妇:你从万里之外回到家乡,成了妻子。
  • 袝葬固其宜:葬礼应当如此安排,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
  • 大恩:可能是诗中未完的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情怀念。
  1. 诗歌鉴赏:《哭内子王华姜其十三》不仅仅是一篇悼念亡妻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的人生感悟之作。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亲情珍贵的深深感叹。诗中的“相如还成都,衣裘尽贳酒”一句,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又巧妙地运用了成语典故,增添了诗歌的表现力。此外,“我不忘大德,尔毋思小怨。自尔入家门,饮食须相劝。”等句子,都体现了作者对家庭和睦、亲情至上的珍视。

《哭内子王华姜其十三》是一篇充满情感和哲理的古诗,不仅记录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认识。这首诗值得读者细细品味,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与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