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口连南口,双峰壁立多。
峡山迷一线,陉水阻重河。
间道松林在,潜军半夜过。
繇来天险地,容易倒前戈。
居庸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居庸》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的作品,描绘了居庸关的地理环境、军事战略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
徐渭在《居庸》中生动地勾勒了居庸关的地形地貌和战略价值。诗中的“土高厚”与“民物何雄强”反映了居庸关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诗中对当地人民生活的描述,如“老稚尚弓猎,不复知耕桑”展现了一种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驼羊足甘旨,貂鼠充衣裳”,揭示了居民生活的奢侈程度,与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形成对比。
这首诗也体现了徐渭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诗中“酒酣拔剑舞,四顾天茫茫”可能暗喻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个人无力感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忧虑。这种对历史、个人命运与社会背景的交融,使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意义和哲学内涵。
《居庸》不仅记录了居庸关的历史变迁,也展示了其作为北京西北门户的重要作用。诗中提到的“南北两个关口”以及“现存的关城”,说明了居庸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军事防御的关键点,也是交通和经济的枢纽。
《居庸》是一首反映历史风貌和人文景观的诗歌。通过对居庸关地理环境的描绘、对其军事战略意义的阐释,以及对当地社会生活的描述,徐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立体多面的居庸关形象。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