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 其三

岭出居庸上,窥关若井中。
水声千尺落,林响万山同。
地许孤城扼,天教一骑通。
悲风吹不尽,战血染沙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三》是唐代诗人高适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现实境遇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信息:高适,字达夫,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边塞战事,反映了当时边塞将士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
  • 作品内容:《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其三》是高适在天宝九载冬季送兵到青夷军后返回居庸关时所作。这首诗是组诗三首之一,全诗通过对居庸关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无奈和悲叹。
  1. 诗歌原文
  •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描述了自己忙碌而毫无成就,感到惭愧和无力。
  • 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表达了即使远行至此,微薄的俸禄也显得徒劳无益。
  •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描绘了居庸关附近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对这些景象的感受。
  •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诗人感叹自己为何要身着青袍,过着如此平庸的生活。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个人遭遇的真实反思,二者相互交织,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 意境深远:《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三》通过对居庸关的景色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
  1. 思想内涵
  • 人生哲理:诗中透露出的不仅仅是对个人境遇的哀怨,还包含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时代精神:作为唐代文人的代表,高适的这首诗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思考之作。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现状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