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钱山 其三

渴葬春秋恨,干戈礼未成。
一抔秋草满,万里朔云平。
白日沉蒿里,青山断宝城。
微臣有兰杜,何处荐皇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屈大均的《银钱山其三》是一首充满历史感慨和哲理思考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礼制失落与个人命运的哀叹。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诗题背景:《银钱山其三》出自屈大均之手,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思的作品。在这首诗中,屈大均借由描绘自然景观来抒发自己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礼制未成的感慨。
  2. 诗歌原文:诗中“渴葬春秋恨,干戈礼未成”反映了诗人对于春秋时期礼制的缺失感到深深的遗憾。
  3. 诗歌意象:诗人通过“一抔秋草满,万里朔云平”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广阔而荒凉的自然画面,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常。
  4. 诗歌主题:诗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深深反思。诗人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个人命运与社会制度的紧密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的《银钱山其三》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它更是一面反映历史变迁和个体命运的镜子。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诗,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