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道云龙柱,横空日月楼。
金波鳷鹊动,玉气白虹浮。
命可中华永,功为万古谋。
丰碑无一字,瞻仰泪频流。
天寿山 其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寿山 其七》是清代屈大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诗人介绍:屈大均,字翁山,号骚馀、墨庄,广东番禺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作多有忧国忧民之意,风格雄浑,富有哲理。
诗词原文:
夹道云龙柱,横空日月楼。
金波鳷鹊动,玉气白虹浮。
命可中华永,功为万古谋。
丰碑无一字,瞻仰泪频流。诗词赏析:屈大均以“夹道云龙柱,横空日月楼”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天寿山上雄伟壮观的景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以“金波鳷鹊动,玉气白虹浮”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天空中云彩的美丽变幻,以及它们所散发的神秘气息。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当时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外敌入侵,国家危亡。屈大均身处乱世,深感国家的危机和个人的责任,因此写下了这首充满忧国忧民之情的作品。
艺术特色:屈大均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云龙柱”和“横空日月楼”等,使得整首诗显得气势磅礴,富有想象力。同时,诗人还通过“金波鳷鹊动,玉气白虹浮”等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美丽,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山水之间。
情感表达:在这首诗中,屈大均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对民族未来的忧虑。他希望国家能够长久繁荣昌盛,功绩被后人铭记。然而,他深知自己无法为祖国做出更多贡献,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感慨。
《天寿山 其七》不仅是屈大均个人的诗歌创作,更是那个时代的历史见证。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传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未来的担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