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中庸 · 第三十一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只有天下崇高的圣人,才能做到聪明智慧,能够居上位而临下民;宽宏大量,温和柔顺,能够包容天下;奋发勇健,刚强坚毅,能够决断天下大事;威严庄重,忠诚正直,能够博得人们的尊敬;条理清晰,详辨明察,能够辨别是非邪正。
崇高的圣人,美德广博而又深厚,并且时常会展现出来。德性广博如天,德性深厚如渊。美德表现在仪容上,百姓没有谁不敬佩,表现在言谈中,百姓没有谁不信服。表现在行动上,百姓没有谁不喜悦。
这样,美好的名声广泛流传在中国,并且传播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凡是车船行驶的地方,人力通行的地方,苍天覆盖的地方,大地承载的地方,日月照耀的地方,霜露降落的地方;凡有血气的生物,没有不尊重和不亲近他们的,所以说圣人的美德能与天相匹配。
介绍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孙子、曾孙撰写。全书分为三十一章,其中第三十一章主要讲述了“君子”的品质和行为准则。
在第三十一章中,作者提到:“君子之道,以中庸为贵。”这意味着,真正的君子追求的是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生活态度和行事方式。他们注重内心的修养,追求道德的完善,同时也注重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书中还强调了“诚”的重要性。君子应该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对待他人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中庸》第三十一章主要讲述了君子的品德和行为准则,强调了中庸之道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思想,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