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金陵诸姊

昨岁长千里,今宵寓楚城。
汉宫弹一曲,幕府获千兵。
花发留春意,人伤远别情。
可怜枝上月,长在子规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金陵诸姊》是清代诗人方维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在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忆金陵诸姊》的作者方维仪,字仲贤,出生于明安庆府桐城,以字行。方孟式为他的妹妹,姚孙棨的妻子。早寡,她在清芬阁守节,并且教育侄女以智成才。她的诗歌创作才华得到了世人的认可,被收录于《清芬阁集》。

  2. 诗歌原文

  • 《忆金陵诸姊》的原文如下:“昨岁长千里,今宵寓楚城。汉宫弹一曲,幕府获千兵。花发留春意,人伤远别情。可怜枝上月,长在子规声。”
  1. 内容解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友的怀念之情。首句“昨岁长千里”回顾了一年前的时光,意味着距离感和时间流逝。接着“今宵寓楚城”则转换了时空背景,从遥远的故乡到现处的楚城,体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汉宫弹一曲”、“幕府获千兵”描绘了一幅历史与战乱交织的画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战争的残酷性。“花发留春意,人伤远别情”则是自然与人情的对比,春天的花依然盛开,但离别的人却感到悲伤。最后的“可怜枝上月,长在子规声”用自然界的月夜和子规鸟的叫声来强化离愁别绪,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浓厚。

  2.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在异乡的孤寂与无助,同时也展示了人性中对于美好与哀愁并存的复杂情感。

  3. 艺术特色:方维仪的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语言精炼、意境深远。特别是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忆金陵诸姊》的艺术特色在于它能够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兴亡、战争苦难紧密联系起来,展现出深刻的社会意义。

《忆金陵诸姊》不仅是方维仪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经历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矛盾的艺术再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