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使君南还

同作梁园客,新从庾岭来。
三春章贡水,万里郁孤台。
酒尽朱弦绕,花衔锦缆开。
使星终夜动,看向斗边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使君南还》是明代诗人毛奇龄的作品,是一首五言律诗。该诗作于明末清初,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毛奇龄: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大可,号西河先生,浙江萧山人。他曾在明朝抗清期间参与过军事活动,但后来流亡多年才出山。毛奇龄博学多才,尤其擅长音韵学和治经史,其著述丰富,被后世广泛传颂。
  1. 作品内容
  • 诗句原文:《吴使君南还》全文如下:同作梁园客,新从庾岭来。三春章贡水,万里郁孤台。酒尽朱弦绕,花衔锦缆开。使星终夜动,看向斗边回。
  • 诗意解析:诗歌通过描绘一幅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南方故土的深厚情感。首两句“同作梁园客,新从庾岭来”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一同离开故乡,踏上新的旅程;后四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三春章贡水”,指的是春天时章贡江的美景;“万里郁孤台”则是描述郁孤台的高峻与壮丽。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宏大而深远的氛围。
  • 韵律和谐:毛奇龄的这首诗采用了严格的五言律诗形式,每两句一组,押韵严谨,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高的音乐性。
  1. 文化价值
  • 反映时代:这首诗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
  • 文学贡献:作为明末清初的代表之作,《吴使君南还》不仅展示了毛奇龄的艺术成就,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吴使君南还》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记录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思想风貌。对于喜欢古代诗歌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