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当涧曲,空翠袭衣襦。
水里调笙瑟,山前语鹧鸪。
日斜回地薄,云影渡溪无。
为爱少参句,长吟堕玉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孤亭当涧曲,空翠袭衣襦。
水里调笙瑟,山前语鹧鸪。
日斜回地薄,云影渡溪无。
为爱少参句,长吟堕玉壶。
《游青原十三首 其七》是一首明末清初的七言律诗,作者为毛奇龄。该诗通过对青原山及其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体现了文人骚客的闲适心境和高洁品格。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作者介绍:毛奇龄,字集云,号无垢居士,是明朝中叶的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游青原十三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思想而著称于世。
诗歌原文:
孤亭当涧曲,空翠袭衣襦。
水里调笙瑟,山前语鹧鸪。
日斜回地薄,云影渡溪无。
为爱少参句,长吟堕玉壶。
《游青原十三首 其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