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阁翻经邃,僧寮款客闲。
月沉灯影动,山静呗声寒。
警板栖乌醒,虚窗坠叶干。
中宵峰顶露,片片落旃檀。
游青原十三首 其十二
介绍
《游青原十三首 其十二》是明末清初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
香阁翻经邃,僧寮款客閒。
月沈灯影动,山静呗声寒。
警板栖乌醒,虚窗坠叶乾。
中宵峰顶露,片片落旃檀。诗人介绍:
毛奇龄,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佛教文化,通过对佛教故事和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示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歌赏析:
《游青原十三首》共十三首,每首都描绘了作者游览青原的经历及其感受。这些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及作者的个人情感。在《游青原十三首 其十二》中,作者细腻地描绘了夜晚寺院中的宁静与祥和,通过自然景色与佛教仪式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主题思想:
《游青原十三首 其十二》中,“香阁翻经邃,僧寮款客闲”两句描述了寺院中僧人与客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在宗教环境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这种追求不仅是个人的,也是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历史背景: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游青原十三首》创作于这个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艺术特色:
毛奇龄在《游青原十三首》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部作品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同时,他的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也有细腻的日常生活描写,充分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社会影响:
作为明末清初时期的文学作品,《游青原十三首》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们不仅为研究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也为后来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代阅读:
在今天的阅读中,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游青原十三首 其十二》依然能够引发现代人的思考。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古人的生活状态,也启发人们对于生活、修行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
《游青原十三首 其十二》不仅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歌,也是了解明代文人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欣赏到毛奇龄卓越的文学才能,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