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原十三首 其十一

不惜回短景,还同眺远峰。
渡溪骑鸑鷟,近岸坐芙蓉。
幽兴循盘蚁,清谭起蛰龙。
暝烟生万壑,空外数声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青原十三首 其十一》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王勃出使西蜀之时,体现了他对于山川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以雄健、清新、豪放著称,代表作有《滕王阁序》。
  1. 原文及译文
  • 原文
    我徂北林,游彼河滨。
    仰攀瑶干,俯视素纶。
    隐凤栖翼,潜龙跃鳞。

  • 译文
    我前往北方林地,游览那河边之地。
    仰望着苍翠的山峰,俯视清澈如练的江水。
    仿佛凤凰栖息在翅膀上,蛟龙在水中跳跃。

  1. 诗意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游览北林和河滨的景色,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我徂北林,游彼河滨”开篇点明诗人的游览目的地,而“仰攀瑶干,俯视素纶”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登山涉水的动态画面。
  • “隐凤栖翼,潜龙跃鳞”则是通过对凤凰和蛟龙的比喻,赋予山水以灵性,使整个景象更加生动。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游青原十三首 其十一》不仅是王勃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作,更是他个人情感和哲学思想的真实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王勃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唐代文坛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