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愚楼

薄暮倚丹楼,云山一望收。
尊前浮古堞,树里见行舟。
寒浦归乌鹊,春星逼斗牛。
愚公清啸地,长为故人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愚楼》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登愚楼》的作者毛奇龄,明末清初浙江萧山人,本名甡,字大可,又字齐于、于一,号初晴或秋晴。他的学识渊博,治经史及音韵学方面成就颇丰,著述极富。毛奇龄不仅参与了抗清军事,后来还被康熙推荐担任检讨职务,并参与明史馆纂修工作。然而,他晚年因政治变迁而选择隐退。

  2. 作品原文:《登愚楼》全文如下:
    薄暮倚丹楼,云山一望收。
    尊前浮古堞,树里见行舟。
    寒浦归乌鹊,春星逼斗牛。
    愚公清啸地,长为故人留。

  3. 主题思想:该诗描绘了诗人黄昏时分站在高楼上所见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尊前浮古堞”等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同时,“愚公清啸地,长为故人留”这一句更是蕴含着诗人对于友情和坚持理想的深刻理解。

《登愚楼》不仅仅是一首诗,它还是明代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见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