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侍御 其二

江东虽小尚兵连,独抚盐车近一年。
绣斧未巡新属国,霜毫犹记旧萧然。
离鸿夜戍迁龙塞,布谷春耕叫鸟田。
直指荷戈曾下濑,相思长讯上潮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李侍御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着怀才不遇的苦闷情绪。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2. 作品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 诗歌内容解读:这首诗是李白在九日重阳节时所作,通过描述自己独自在异乡过节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句尤为著名,它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虽然身处异地,却依然能够感受到家人团聚的温暖,而自己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与兄弟们一同登高、插茱萸。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得诗人的思乡之情显得更加深沉和真挚。
  2. 艺术特色:李白的诗歌以豪放洒脱、想象力丰富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寄李侍御其二》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也展现了他对人生境遇的独特感悟。同时,这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 历史影响:李白的诗歌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中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成为了后世许多诗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同时,李白的诗歌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人传颂不衰。

对于喜爱文学的朋友来说,了解李白及其诗歌不仅能增加知识储备,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寄李侍御其二》不仅是李白的一首经典诗作,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